宝宝知识网:实用的宝宝育儿知识网站!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:首页 > 备孕知识 > 正文

中国剖宫产率30年飙升9倍 高居世界第一

时间:2020-12-18 08:34:23

人气:1

栏目:备孕知识

标签:

中国剖宫产率30年飙升9倍 高居世界第一

  在浙江省立医院,近四个月接诊了7例疤痕妊娠女性,其中1例已经大出血危及生命。这种疾病,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被首次报道,如今发病率却越来越高。妇产科专家感慨,“我们正在品尝高剖宫率的苦果。”

  子宫破了,自己都不知道已怀孕

  7月29日,25岁的李女士因下体出血过量出现休克,被送进省立同德医院。“已断断续续出血1周,来就诊的前两天出现大血块。”妇产科主任介绍,患者的肚子鼓鼓的,血压很低,血小板只有2万左右(常人约10—30万),B超显示腹腔内有血块。进行紧急开腹手术,术中发现李女士的子宫已破裂。为什么会破裂呢?发现是疤痕妊娠。

  “孕囊在子宫着床,但刚好落到破宫产后子宫的疤痕处。”主任说。

  原来,李女士生过一胎,是剖宫产的,现在又怀上第二胎,“之前月经停了1个月,我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怀孕,出现出血还以为是来月经。”李女士说。

  子宫像一个房间,疤痕部位像墙上修补过的一条缝隙,该部位肌肉组织少、血供少,胚胎在这里着床发育,可以向子宫里面生长,也可能向外生长。向外生长的话,子宫壁就会被穿透,造成子宫破裂。向里面生长虽然危险性小一点,但同样有可能造成出血。

  医生将李女士子宫旧疤痕及胚胎做了切除、缝合,“术中出血1500毫升,患者凝血功能极差,术前和术后出了多少血就难估计了,病情相当危险。”吕主任说。

  四个月接诊7例疤痕妊娠

  其实,李女士是省立医院今年接诊的第6例疤痕妊娠患者。

  吕主任调出电脑里的存档资料,今年第一例患者是4月12日接诊的,四川自贡人,姓陈,才24岁。停经1个月多,腹痛,B超检查发现是疤痕妊娠,“胚胎已往外长,还有3毫米就要穿透子宫,很危险。”最近一例患者是8月10日接诊的,也是B超发现。患者还没出血,做了直视人流手术后安全出院。

  从4月份至今,省立医院已经接诊7例疤痕妊娠患者,而且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。那么,这种病例是不是一直以来就像感冒那样常见呢?

  1970年,国际上第一次报道疤痕妊娠;1994年,协和医学大学第一次在国内报道疤痕妊娠;1998年,有研究认为,在破宫产女性中疤痕妊娠的发生率约为3:1000;但是,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,疤痕妊娠在剖宫产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5%,而且正在逐年上升。原因有两点,一是破宫产率的上升,二是低避孕率,很多人对节育环、口服避孕药排斥,又不会正确使用安全套,造成意外怀孕。

  “我们正在品尝高剖宫产率的苦果。”吕主任说,妇产科的很多知名专家都有同样的感慨。

  中国:剖宫产率30年飙升9倍

  1985年,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剖宫产比率设置了一条警戒线:低于15%。2007年到2008年,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进行了调查:在拉美、非洲、亚洲总共选了25个国家作为样本。在中国,取样北京、浙江、云南三省21家医院,结果显示,中国总剖宫产率为46.5%。而亚洲平均为27%,南美洲为30%,非洲是百分之十几。

  上世纪70年代,中国的剖宫产率仅为5%左右,采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30年增加了9倍。

  根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2010年的数据,中国25%的剖宫产并不是出于医疗需要,是可以避免的,即每年500万例的剖宫产其实可以自然分娩。“剖宫产妈妈的死亡率,按人群说,要比自然分娩产妇的死亡率高。麻醉意外要多、羊水栓塞要多、术后感染要多,其危险性要比顺产妈妈高得多。但公众存在错误认识,以为剖宫产就安全了。”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庞汝彦说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  • 准备怀孕了要吃什么好?

    准备怀孕了要吃什么好?

    1、怀孕前三个月夫妻双方应尽量避免烟酒,拒绝咖啡因。2、增加矿物质食物,摄入微量元素。大多贝壳类食物,如螺蛳、蛤蜊、牡蛎、鲍鱼之类,含有微量元素锌、锰等。3、进食优质蛋白..
  • 人流的危害有哪些

    人流的危害有哪些

      临床发现,做头胎人流手术的人,会有以后发生反复流产、早产、大出血、婴儿体弱多病的危险,还增加罹患乳腺病之类的严重妇女疾病,甚至癌症的风险。  头胎人流的危害在于:  ..
    无相关信息
本类排行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(QQ:641079051) | Sitemap

宝宝知识网 Copyright 2020-2030 www.91bbw.net 备案号:桂ICP备2021004607号-2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